連聲說幾次 對不起
眼前的Sok Chhun Long,穿著洗刷過的白襯衣黑褲,腳踏一雙雖然殘舊,還算乾淨的皮鞋,相信這些就是Sok Chhun唯一能「見人」的衣服了。訪問前,Sok Chhun 很鄭重地道歉說﹕「老師(柬人對「對方」的尊稱),對不起,我家裡實在不方便,不能讓你們作訪問拍攝……」看他面有難色,像是有難言之隱。
「不要緊,只要你其中一、兩位親戚能來到這裡,在鏡頭面前說幾句話,這樣就能夠讓訪問更加真實、更多元化。」早已習慣要隨機應變的攝製隊,當下的首要任務是顧及受訪者的感受。我們知道大部份柬埔寨人家境清貧,十多人擠在一間狹小的房屋裡,實在不好見人,Sok Chhun的難處我們很能理解。
在攝氏三十五度的烈日下,羞怯的Sok Chhun把頭垂得很低,看到他的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老師,在金邊市我只有一位妹妹,她今天要上班,對不起,實在來不了,對不起……」Sok Chhun連聲說了好幾次「對不起」。
被爸用棍 扔中肋骨
我注意到充當華語翻譯的杰仔,也有點不好意思,因為知道原本的拍攝計劃恐怕要告吹了﹗望著蔚藍的天空,我們向神禱告,該怎麼辦呢﹖沒有場地、沒有相片、沒有旁證嘉賓,如何把故事拍出來﹖若要改在外邊拍攝的話,聯絡、交通、安全……都要重新考慮。眼下剩餘的時間已不多,是否有可能完成任務呢﹖
製作統帥當機立斷說﹕「就在這裡開鏡吧﹗」於是,就鎖定眼前教會前院作場地,也即是Sok Chhun站立的地點,且找到噴水池作為背景。合作素有默契的攝製隊,迅速地把一切鋪排好,預備Roll機開鏡。
面對鏡頭,Sok Chhun開始細說從前﹕「我的家庭沒有溫暖,只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發生。那時家裡很窮,賺一天、花一天,根本沒有餘糧。當家人生病需要錢看醫生的時候,家裡就一定會吵起來。每當父母吵架,爸爸就會找我們這些兒女出氣,打打罵罵看作家常。當爸爸發惡的時候,他會找棍或其他東西來扔向我﹔有一天,他用一條棍猛力扔中我的肋骨,那時年紀很小的我,即時跌倒在地上,痛不欲生。那一刻,我覺得真是命苦﹗每當媽媽看見我們受虐,她就會抱著我們,帶我們離開這個吵鬧的家。」Sok Chhun用柬埔寨語道出他那段痛苦的童年遭遇。然而,此刻流露在他臉上的卻不是忿恨怨氣,而是一份莫名的平安和盼望。
爸媽離婚 自尋生計
可是,當年的Sok Chhun確曾因為爸媽離婚、分開的決定而十分失望﹗「我不知道可以倚靠誰,因為所有的親人都離我很遠,如何維持生計也成了一個大問題。我和哥哥、弟弟只好去到河邊捉魚維生﹔況且,我還需要一筆錢來繼續供讀中學。」讀書是Sok Chhun 的理想,一如新一代的柬埔寨人一樣,明白到讀書不但可以提供更好的職業前途,還能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和較獨立的思想。這無疑是一個大突破,因為在過去,柬埔寨在赤柬(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九年)的恐怖統治下,讀書人是罪犯、知識分子是亂黨﹔後來經過大屠殺、大清算的痛苦,思想和環境才改變了。因此,Sok Chhun認為,那怕要經歷千辛萬苦,總要完成中學,且還計劃儲錢升讀大學。
看著廿歲的Sok Chhun因為營養不良,身型只像個十來歲的少年,卻又配上三十多歲的老成臉孔……我的思潮立刻飛到兩天之前,曾到訪金邊「著名勝地」Steng Manchuch,(華人把這柬文名字,直譯為「垃圾山」,簡直是再貼切不過的譯名)。一點也不誇張,廢堆上佈滿蒼蠅,那就是一個臭氣熏天的「垃圾山」,令人頭暈想吐。我們目睹光著身子的孩童們滿山奔跑,他們若無其事地走在一層層由垃圾堆壓而成的地面上,以致常被針筒和利器所傷,帶著發炎長膿小手、小腿的小孩,隨山可見。我想像眼前的Sok Chhun,當日必定就是跟垃圾山的小孩無異。
牧師帶領 認識耶穌
到今天,垃圾山仍居住了三萬多個以撿垃圾為生的人,其中與Sok Chhun年紀相仿的小伙子不計其數。他們每天所期待的,乃是站在烈日之下,守候著巨型垃圾車開來,然後一擁而上,並以第一時間爭奪有剩餘價值的廢物,好拿去變賣換錢。
在這裡,像Sok Chhun這種艱苦成長的青年人多得很,可是能像他那樣有機會完成學業,又找到工作的人卻不多。如今,在一所基督教國際學校裡當柬文老師的Sok Chhun,信了耶穌之後,便知道那真是神給他的恩典﹔因為依他成長的背景,他只會毫無自信。「生長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裡,我對生活、讀書、人生常常有很大的恐懼。有很多東西我不敢面對,總覺得在我的生命之中,好像被一些事物阻礙著,令我跟其他人和社會格格不入。」Sok Chhun承認一切好處都從神而來。
不錯,Sok Chhun自碰到耶穌之後,他的人生就被徹底改寫了。「我有一個同學的叔叔是位牧師,在神學院執教。他時常來探望我、鼓勵我,他不但向我講解了很多關於耶穌基督的事蹟,同時更讓我感受到他的愛,令我體會到信主的人,原來是那麼好的。有一天,當我明白救恩的真義後,我便決志相信耶穌。那時候,我做了一個很短的禱告﹕『主耶穌,如果你是真神的話,求你令我父母和睦,賜給我有愛,保守我的家人,令我的家庭有溫暖。』」可見Sok Chhun心底裡最記掛的始終是他的父母。
接納爸爸 重新有愛
Sok Chhun禱告了半年,奇妙地因著外婆與一些親戚為爸爸說項,他的父母便願意和好了﹔後來,連村長也支持這件事,並發出了一張復合證明書給他們。作兒子的不但很開心,而且自從這事以後,他決定更努力讀神的話語,因他看到神改變了他的生命,甚至改變他的一生。
我心裡一面為著耶穌在Sok Chhun身上的奇妙作為而感恩,一面亦在欣賞Sok Chhun臉上那種充滿平安和盼望的神情。心想﹕難道他真的能擺脫被毒打的童年陰影﹖正預備將這問題提出之際,Sok Chhun已開腔﹕「雖然他是我的爸爸,但多年來都無法饒恕他。信主之前,我是一個不懂得愛的人,因為遇到的困難許多,令我對人沒有信任、沒有愛。在信主之後,我流淚禱告,求神讓我去愛那些不可愛的人,包括我那不能愛的父親。感謝神,是祂重新使我有忍耐、有信心。經過懇切的祈禱後,我漸漸能夠接納爸爸。因著耶穌,我對爸爸再次有愛﹗甚至在回鄉探望的時候,我坦言跟爸媽分享這份從神而來的愛。」Sok Chhun的心結終於被神解開了﹗
後記﹕每個人一生之中,恐怕會有一根、兩根、甚至更多的刺﹔每個信靠耶穌的人,卻可以克服傷痛,把刺變為愛的印記,一如Sok Chhun所經歷的。
雖然室外的氣溫很高、噪音很多﹔雖然沒有完備的攝製條件,但卻有完備的福音、完備的恩典。有神,還有甚麼是不可能的呢﹖
(編按﹕本文主角Sok Chhun為「恩雨之聲」製作「柬埔寨2008系列」之一。撰稿人張念溪為恩雨之聲高級電視節目編導,照片由電視經理胡斯翰提供。)
張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