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優越」成績?


孩子們最渴望能從父母那兒得到的支持:「請不要責備我得不到的分數,但讚賞我所作出過的努力......」
成績表填滿 "A"

教育局予以否認
另一方面你或許留意到,某些校區的資優班 (Gifted Program) 會被安置到校區以外較遠的地方,並且在一些學校平均分較低的學校內。有說這樣做,是為了拉高這些學校或校區的學生成績,但教育局當然予以否認,惟有由家長自己去評定。
希望學生能達到優越成績,當然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目標之一;關鍵是何謂「優越成績」?怎樣界定"A"級或"B"級成績?如何才能達標?
寫對了四個生字
在我們的課後活動中,有一位特殊需要的孩子,他的問題是很難專注學習。默寫生字對他來說尤其困難,我們往往要用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加上以遊戲方式來幫助他,但最後能強記到的,只有5個生字。雖然他已很努力投入參與這個「背寫生字遊戲」,可惜通常過了一晚,他便會把大部分的串字忘掉,所以,在默書時能寫對兩個生字,已算很不錯。
有一次, 這個學生默書回來,居然寫對了4個生字,只錯了一個。我和其他學生得悉後, 雀躍非常,開心到一起拍手歡呼!在分數而言,他拿了80分,但於我們來看,他已拿了「滿分」。按全季分數來計算,他可能只有C級或以下評級,但我卻認為他已取得了「A級」成績, 因為按他的情況,他可算是盡上最大的努力去聆聽與合作。還有的就是,他已從起初只能專注於功課5分鐘,到學期結束時增加專注至15分鐘以上,在我眼中,這又已是優越的成績。
無刻意「調整」高報
我們每天都是切切實實的去培養這個孩子做功課的興趣,一點一滴的去累積培訓他的專注力, 完全沒有刻意「調整」高報他的分數和專注度。我必須表揚這個學生的父母,因著他們很願意接受意見,並以加倍的耐性等待孩子進步;特別是孩子的媽媽,不斷學習去肯定孩子的成績,勿論分數結果,並且對他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讚賞。深信這也是其他孩子們,最渴望能從父母那兒得到的支持:「請不要責備我得不到的分數,但讚賞我所作出過的努力......」
(作者簡介:賈慶秋又名「莊恩」,任職多倫多傳媒超過15年,現在大部分時間投身兒童教育及青少年領袖培訓工作,育有一子一女。)
賈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