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音唱談那雙看不見的手

故事人人都喜愛,越是傳奇、越是淒美的故事,越加感人。現代「巴冷公主」--南臺灣原住民歌手梁文音的生命故事,不但結合了悲歡離合、機遇轉折,同時更看到希望之光與觸動人心之美......她跟六龜山地育幼院合唱團不但把《那雙看不見的手》這首歌唱紅了,而且她自己也不斷經歷那雙釘痕的手,在她人生路上作奇妙的引導。
觀眾都陪著她落淚

但凡在現場聽過梁文音唱歌的朋友,都會感到有一股莫名的穿透力,撞擊著你的心扉,像是在告訴你,她之所以能堅強勇敢、生活有力、豁達釋懷,全因為那份從上帝而來的愛--能改變一切的愛。她相信就是「那雙看不見的手」,在她生命中作奇妙的引導。
《那雙看不見的手》是梁文音在臺灣高雄六龜育幼院時,一直唱了10年的一首詩歌。她坦言,每次唱這首歌的時候,內心總是充滿感恩,她深知道上帝一直就在這裡,用祂大能、慈愛的手扶持她,助她走過艱苦的童年,引領她走進歌唱事業,更寶貴的是,讓她有機會站在上帝所設的舞臺上,勇敢為祂歌唱。
父母離開懷疑信仰
長得清秀可人,臉上常綻放出燦爛笑容的梁文音,原來有著一段辛酸坎坷的成長經歷;要不是愛的神對她不離不棄,恐怕這個女孩早已迷失在這罪惡的世界裡。

提起這個曾經用心栽培她的母親,即時在梁文音的腦海裡,浮現出當日一段傷痛的往事:「在我幼稚園畢業那天,平日滴酒不沾的母親不知怎的突然開始酗酒,並且無緣無故的打罵我們;頓時,整個家庭的重擔都落在父親一個人身上......」不久,更重大的打擊接踵而來,在她5年級時,父親因氣爆工作意外,八成皮膚被嚴重燒傷,最後搶救無效而離世。最令她失望的,是母親並沒有因此回轉過來,反而變本加厲地越喝越兇。那時,梁文音對從小就認識的上帝產生很大的懷疑,她不明白這個家庭怎麼一下子會支離破碎?為何神容許父親失去生命?為何母親會變為酒奴?由於她無法接受這些殘酷的事實,惟有選擇放棄這個信仰,接著整個人也變得很叛逆,自暴自棄。
入六龜山地育幼院
一天,梁文音的二伯父向她和弟弟推薦入住一所基督教的育幼院(孤兒院)。當時,她對這個提議十分抗拒,心想就算打死也不去。不過,當她得知該育幼院有一個很出名的合唱團之後,就心動了;結果,從此便搬進育幼院裡去住。
剛進育幼院的時候,梁文音對著陌生的環境,感到非常不適應,於是經常躲起來偷偷哭泣;直到加入六龜山地育幼院合唱團之後,她才漸漸地把自己的心態改變過來,尤其看到身邊合唱團的小朋友,每次都很喜樂地唱詩歌讚美神時,她也學著去做。果然每次開口歌頌神的時候,她內心的痛苦逐漸得到釋放。後來,她知道當中不少人都有著類似她的坎坷經歷(甚至有的比她更可憐)時,她不平和憤怒的情緒也漸漸減退了。另一方面,她覺得神透過每次的練唱向她說話,自己的生命也因而受到正面的影響,逐步融入育幼院的生活,且認識了好些新朋友。
超級星光大道亞軍

用歌聲榮耀神傳道
被譽為「巴冷公主」的梁文音自言星途算是相當順利,對一個出道3年的藝人來說,能夠發行兩張專輯--《愛的詩篇》、《愛一直存在》,參與一部偶像劇《紫玫瑰》和十分賣座的電影《海角七號》,還有海內外的廣告代言合約等等,成績已經很不錯。

2009年,梁文音更在「新加坡第15屆金曲獎」中,擊敗強勁對手蔡依林,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手獎」。最難得的,是在樂壇已經擁有一定地位的梁文音,本可以為金錢、排行榜和唱片銷量而繼續經營,但她卻選擇將自己獻給神作合乎祂使用的器皿,用歌聲去榮耀神,讓福音的種子透過她美妙的歌聲撒播出去,打動人心。
紛亂年代更需要愛
在紛亂的年代裡,我們實在需要更多的愛,去治療太多的傷痛;是的,惟有來自上帝的愛才能改變一切,包括人的心思和態度。一如今天梁文音回頭看童年的遭遇時,她坦承那破碎的心田早已被撫慰;她甚至相信,那段艱難的日子是神特別賜下的,祂的美意就是要將咒詛變為祝福。「在往後的人生道路上,我會專心仰賴、全然信靠天上的阿爸父;有祂伴我同行,我可以剛強壯膽,不再驚怕,因為我知道祂的恩典夠我用......」
梁文音仍然堅信,那一雙看不見的手--那雙釘痕的手,會繼續引領她前行,所以,她放膽將自己的餘生交託在神手裡,由祂調度。
葛莊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