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接引中國病童家庭


作者一家四口
許多人問,身為加拿大人的我為何要去紐約,幫忙接送中國癌病兒童到賓州兒童醫院治病;當中除了來自神的感動外,更重要是我和太太的親身體驗,讓我們不想錯失向病童家庭傳福音的機會,因為我深知這事工不僅是接送,更是愛的接引,接引這些家庭進入永生。
這次,我注意到在麥當勞之家門前,一名高大的老年白人保安探出頭來,似乎若有所思;我認得這名保安,因為去年8月,我們一家曾接送來自中國安徽的病童,經過五個半小時車程後,抵達麥當勞之家時,正是他迎接我們;當時已是深夜11時,赫希(Hershey)小鎮的夜晚微帶涼意,他不僅為我們開門,還親自引領我們辦理入住手續。之後,他帶著病童和我兒子參觀了起居環境,並打開一個裝滿嶄新玩具的櫃子,對孩子說:「這些玩具都可以拿走。」孩子們臉上頓時綻放驚喜的笑容。
這些家庭從家鄉出發,先乘車至上海,在當地合作的醫院驗血,確定符合賓州兒童醫院的要求後,再與醫院護士聯繫,預訂麥當勞之家房間,然後自行購買機票,經轉機輾轉抵達紐約機場,整個旅程至少要三天以上,期間他們只能依賴速食麵充饑,身體更加虛弱。

母女倆抵麥當勞之家
廚藝平平的我,僅能煎包子、煮稀飯、炒青菜、做番茄炒蛋,幸得妻子大顯身手,特意準備了美味的紅燒肉;當看到孩子們大快朵頤,吃完後臉上泛起血色時,我們感到無比欣慰。飯後,昨夜值班的年老保安怯生生地向我請教普通話發音,他解釋道,他正在努力學習中文,為了能與病童直接溝通,更好地服務這些來自中國的家庭。麥當勞之家的工作人員充滿愛心,每個房間都貼有用簡體中文字書寫的指引。
記得在麥當勞之家的第二晚,我遇到一位家境相對較好的母親,她包了車,還請了翻譯陪同。當晚她正和我們吃紅燒肉之際,接到上海醫院來電,告知她孩子癌症復發,她當場崩潰痛哭,無法自制,因為她清楚孩子的生命可能只剩下不到兩年。
大多數來到這裡的家庭經濟拮据,許多人甚至只能勉強吃下冰櫃裡的西式快餐。我邀請他們共進晚餐,卻發現許多父母仍然猶豫;後來,我了解到這些家庭有單親的、低保戶的、農村來的,甚至有罹患第四期癌症的孩子......他們大多頭大身小,沒有頭髮,也沒有上學的機會,只能整天捧著平板打遊戲。我問兒子:「你羡慕他們可以一直打遊戲嗎?」以前在多倫多時,他總喜歡在週末打遊戲;然而,這次他沉思片刻後說:「不羡慕,我更希望他們也能上學。」說罷,他的眼神黯淡下來。

接待病童
很多人問,為何我們這群加拿大人會遠赴美國接送病童;最初,是因為太太一個同學的求助,說她的孩子需要赴美治療,問我們能否幫忙。一開始我也覺得不可思議--紐約往返一趟近1000公里,賓州更是不近,但當我和太太同心禱告後,神在8月清楚地告訴我:「應該去。」我們因而踏上這趟旅程,意外地發現這是一個極大的群體,儘管我們的力量微薄,但仍盡力接送這些孩子,後來,許多弟兄姐妹加入行列;隨後,我在不同場合分享這些孩子的故事,不少弟兄姐妹被感動,紛紛慷慨解囊,截至目前,已籌得17,100美元。

家人倍同病童
陳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