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為武
成語「止戈為武」最早見於《左傳•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楚莊王巧妙地用了武字的結構,去闡述他對武的觀點。武字上是戈,下是止。 戈是兵器 ,止是止息 。能止息干戈 ,即停止戰爭,才是真正的武功。這摻入了儒家思想,是二千多年來最為人接受的看法。加上《孫子兵法•謀攻》有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靠武力而能屈服人才是上上之舉。
根據甲骨文,武是會意字,從止從戈,而止是趾的本字,字形像誇大了腳趾的腳掌。所以止原先沒有停止的意思,反過來引伸到用腳走動。所以武的造字初意,是拿著兵器去戰鬥,就是武的體現,是止和戈合成武字的原意。
近日我又聽到有第三種的說法:想不被別國入侵,掀起干戈,一定要自我武裝起來,有能力保護自己,使侵略者不敢妄動 ,相對是減少了戰爭。另一方面,如果有心要維持世界和平,也不是靠打嘴炮,還是靠擁有的軍事實力,就如警察面對悍匪也要靠警槍。這樣去解釋止戈為武,就是說靠武力止息干戈,靠武力震懾侵略者。
哪一個止戈為武的解釋是對的呢?如果各有合理的解釋,那全都可接受。看對錯不是單看表面的文字,而是闡釋的內容。常見的費時爭拗,是未明對方所指所說,便用自己所持的見解去否定別人,必定沒法溝通的。
梁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