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風靡世界的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系列(三)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十一月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本章描寫了兩件大事。宇宙社會學的公理及三體文明給地球太空艦隊以毀滅性的打擊。序章一開始,葉文潔在走向她最後的聚會之前,見了她女兒楊東的同學羅輯,他的專業是天文學,現在是社會學的教授。她建議他去研究宇宙社會學,並告訴他其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還有兩個附加條件: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三體文明要毀滅地球人類,而且已經派了智子來到地球,人類任何交流都逃不過三體的法眼。所以聯合國決定挑選出四位面壁者,他們要靠內心的智慧,策劃及制定出核心內容,還有不被三體文明識破的「反敵措施」,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艱巨的任務。前三位被揀選者都是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和科學家,羅輯也被選上了。他無才華和科研成果、無探索的欲望、無理想和使命、無領導經驗,生活中要及時行樂且無責任心,從未「在乎過人類文明的延續」。他為何被選上呢?因他有著一般人沒有的素質。
熱愛三體強權出賣地球
三體文明在地球有「人奸」來協助他們,並找了破解面壁者秘密的破壁者。由於三體生命的思維特性,他們不會撒謊和欺騙別人,也不會計謀和偽裝,於是「人奸」就向三體主子建議,使用這些特性來對付人類同胞。他們真誠地熱愛三體強權,激情地出賣地球,利用人類自身的卑劣,以軟實力打擊同胞,比如對於聯合國制定了部分人可以逃離的計劃,他們就藉著「誰走、誰留」的議題,來挑撥和搞亂人心。面壁者計劃除了受到智子和人奸的破壞外,還受到人類道德底線的制約。有些面壁者的計劃是犧牲大量人員,以同歸於盡來達到消滅三體的力量,所以聯合國規定「面壁計劃絕不能存在傷害人類生命的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三位面壁者的秘密都被破壁者揭穿了,僅剩下羅輯。伊甸園情節反映的皈依
劉慈欣有用《聖經》伊甸園的情節,這在羅輯身上充分表現出來。羅輯在當老師時,就戀上了聽他講課的白蓉,她就是「自己思想的肋骨造出的夏娃」。當他成為面壁者後,他要求聯合國讓他到他選擇的夢想之地去待一段時間,這地位處北歐,他的要求立即得到了滿足。他又提出幫助找一位他給出標準的東方女孩;結果,美麗、善良、對人毫無戒心的中央美院國畫系畢業生莊顏被選上了。羅輯一眼就愛上了她,他感覺上帝賜給他莊顏和「這個伊甸園」,她的眼睛和微笑就是他的天堂。他們在這個人間天堂中幸福地生活了五年,還有了孩子;五年後,他的使命讓他們分開了。伊甸園的情節,實際上在許多人心中,可能只是名稱和地點不同而已,陶淵明就有他的桃花源;不過自從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後,它終究只是人的夢想。羅輯的伊甸園是被眾多的武裝人員保護著的一小塊美景地而已。伊甸園的情節反映了某種皈依感,地球道德倫理和宇宙公理根本的不同,就在於地球世界有愛,而這愛的最高體現就是愛情,它最純粹的體現地就是北歐伊甸園。當然,我們因此感受到了某種不牢靠。 讓每時段文明閃耀美善
面對駛向地球龐大的三體艦隊,地球人和聯合國最終選擇了反對逃跑主義,堅決用抵抗的政策,但這遇到極大的挑戰,因為許多人包括科學家和地球聯軍的軍官們崇拜技術,是唯武器制勝論者。他們認為人類與三體對決的結局絕對是失敗,所以主張建立太空軍艦載人逃離地球。面對這種窘境,面壁人希恩斯推出了「思想鋼印」洗腦機器,軍官們只要用了這機器,就堅信人類一定會勝利。有人批判它剝奪了人的思想,但希氏辯稱今天的商業文化和好萊塢文化,不是一直在控制思想嗎?結果它被地球當局批准使用,且果然有了效果。想想今天,在人腦植入晶片已成現實,誰知將來有沒有思想鋼印的晶片呢?不過後來在地球艦隊大發展,人類信心滿滿的時期,他的做法被批判和否定了。不但如此,地球人中還流行了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意思是要讓每一時段的文明都閃耀著美善的光芒,而非固守某種文明傳統。 這是個兩敗俱亡的方案
羅輯針對三體的威脅,通過太陽向宇宙發射了三體世界附近三十個恒星的立體座標圖,宇宙公理意味著宇宙就像一個黑暗森林,所有文明都在窺視其他文明,並抓住機會滅絕對方,當它們發現了三體文明時,會對其給予致命一擊。當人類看到自己建造起的龐大的太空艦隊時,他們感覺「人」已經與上帝合為一體了;但艦隊與三體世界「水滴」相遇時,就像豆腐遇見了尖刀,在極短的時間內幾乎全部被毀滅。「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水滴擋住了地球和太陽的通訊,毀滅就要來臨;但羅輯以啟動引爆太陽軌道上三千多枚核彈,向太空發出太陽系位置的絕招來威脅三體人,這是一個兩敗俱亡的方案。在最後一刻,三體人停止進攻地球而撤退了。用人類道德標準看,羅輯有犯罪,但面對宇宙黑暗的法則,這是唯一可能保存地球的方法。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今天核大國的恐怖平衡了;而此事不久前,地球的「新人類」已在太空船上誕生了!還有,地球在未來真能抵禦三體入侵嗎?
權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