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與睾丸癌


加拿大防癌協會與中僑互助會剛聯合舉辦了一個「男士健康月」專題講座。當日有超過200人踴躍出席,聆聽主講嘉賓家庭醫生許穗林醫學博士,講解有關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和睪丸癌的預防、徵狀、篩檢及治療。現輯錄講座內容摘要與各位分享。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導致男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二號殺手,平均發病年齡為70歲。家族史是重要影響因素,尤其是兄弟中人曾患前列腺癌者會有較大風險。預測加拿大今年有25,500宗新個案,4,100宗死亡病例。
症狀主要為小便障礙:尿不暢、尿不盡、夜尿和尿多。當前列腺癌轉移到骨骼時,可引起骨痛。篩檢方法有兩種:(一)使用前列腺特殊抗原物質(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但卑詩省醫療保險並不包括PSA檢查費用。(二)直腸指檢(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DRE)。
前列腺癌治療基本方法有三:手術、電療和化療。生長緩慢、對健康危害不大的前列腺癌,最佳選擇是觀察。
服食維生素D、綠茶、他汀類藥物有助預防前列腺癌。但是,過量服食維生素會適得其反,增加癌症風險兩倍。保持健康體重、減少紅肉也有助降低癌症風險。
結腸直腸癌
預計加拿大今年有22,200新病例,8,900宗死亡個案。家族性腺瘤息肉瘤(FAP)及遺傳性非息肉瘤結腸癌(HNPCC)會增加癌症風險。它可能無任何症狀,或許會出現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疼痛、有硬塊等情況。篩檢方法包括直腸指診和觸診檢查、便血檢查(F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CT結腸造影及結腸鏡檢查(Colonoscopy)。男士在50歲時,可開始接受結腸鏡檢查,每5至10年做一次。
如果早發現結腸直腸癌,治愈率很高。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腹腔鏡輔助的切除術)和化療。
良好生活習慣可以降低癌症風險60%至80%,包括:戒煙,少吃紅肉和脂肪食物,少喝啤酒和酒精飲品,多吃魚和蔬果,服食維生素D和鈣,以及多運動等。
睾丸癌
這是不常見的癌症,男士一生中的風險為0.4%,20至39歲是高危期,有隱睾、腮腺炎會增加患癌風險,華人中比較少見。要留意睾丸有無異樣,定期由醫生進行檢查。睾丸癌治愈率超過九成,一般都採用手術治療。
如欲瞭解更多健康生活和防癌資訊,歡迎致電加拿大防癌協會免費癌症專線1-888-939-3333,或604-215-5204與華語服務統籌馬利和先生聯絡。
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