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劃陳德行與父親的復和路

在經歷老父出死入生的這幾年中,陳德行親嘗主恩滋味--因神的介入,父親在生死邊緣給搶回來,甦醒後接受耶穌為救主,本來跟親友僵化的關係,逐一復和。父親不尋常的事蹟,令他切實地遇見神;同時神也撫平了他創傷的心靈,讓他在愛裡得享復和的平安。
尋根之旅認識父親

點點滴滴的往事,令陳德行對自己的「根」認識更多,對父親處事為人的方式,也有了嶄新的體會。他指出,父親是一名性情內向、不善表達情感、嚴肅古板的傳統中國男性;而陳母則是一個性格外向、善解人意、寬容隨和的女性。父母本性都善良,但由於二人年齡相隔12年,加上南轅北轍的性格,所以夫婦關係並不和諧,繼而更影響到跟子女的感情。

生死邊緣經歷神蹟
4年前,定居澳洲柏斯 (Perth) 的陳父突然在診所暈倒,被送院急救。陳德行聞訊立刻趕赴澳洲,在途中不停胡思亂想,內心充滿掙扎:「自幼見父母終日爭吵,大家都覺得十分痛苦,很多時我們為了維護母親而跟父親起衝突......霎時間,腦海閃過『父親若因病離世,絕非壞事』的想法,家庭或可從此得享平靜。」
抵澳兩星期後,陳父腦出血兼腦部被細菌嚴重感染,醫生覺得沒有生存希望,提議拔喉,讓他安然去世。當時,陳德行再次陷入兩難之間,縱然他跟父親的關係充滿矛盾,但仍不想自己成為結束父親生命的「劊子手」,心底裡更希望父親可以甦醒,讓一家人有復和的機會。故此,他跟家人每晚跪下來向神祈禱,求神讓他們知道該如何決定。
與此同時,陳母在丈夫徘徊生死邊緣之際,記起聖經講及一個寡婦懇切哀求,而感動了那個不義的官,最終聽從她的申訴;因此,她也不斷誠心祈禱,求神存留丈夫的性命:「神啊!生命只得一次,我不清楚丈夫是否得救,求你轉意不降災與他,給予他多一次得聞福音的機會......」
拔喉限期前一天的晚上,陳父還是沒有絲毫進展,大家已作出最壞的打算,但陳德行仍致電家人,希望他們在禱告中跟父親和好,饒恕彼此造成的傷害。怎料在翌日早上,陳德行接到一位住在澳洲東岸的弟兄的電話,得知他在夢中所看見的異象:「他見到一位神的使者,一手執劍,一手捧著生命冊,以國語唱出4句共40字的詩句,傳達出父親會重生,完成福音的使命後,再返回天家的信息。」陳德行心頭一震,因為當中的含意正回應了他跟母親的祈禱,於是立即向神求問:「這弟兄的異象是否從你而來?因為除了家人外,沒有其他人知道,今天我要作出拔喉與否的決定。」經再三思考,並憑著信心,他相信這個異象是來自神,結果,陳德行向醫生表示,不想拔掉父親的氧氣喉。
醫生只好順從家人的要求,並預告陳父只得4個星期的生命,而且還會飽受苦楚才離世。陳德行與母親因得知神的應許,信心堅定,繼續不住為病人祈禱;沒想到,昏迷多時的陳父竟在4個星期後醒了過來,張開眼睛。母子倆一面驚喜萬分,一面立刻請來牧師向他傳福音,雖然當時他不能說話,但卻清醒地點頭示意,願意接受耶穌為救主,並在病床上接受灑水禮。陳德行和母親親身經歷神答允他們的禱告,轉意讓陳父甦醒,為此感恩不盡。
認錯道歉關係復和

全家福合照
一年後,陳父的身體全然康復,從外表看來,與普通的長者無異,畢竟腦部受過重創,加上年紀老邁,只是頭腦大不如前罷了。陳德行耐心地向老父陳述他以往招人討厭的表現,讓他反思昔日的種種不是,從而漸漸地作出改變。
「嫂嫂曾視父親如仇人,但見他死而復生,便放下往日的恩怨,同檯吃飯時,更對他照顧有加;父親在席上也公開向她道歉,令她感動得痛哭流涕。」陳父知道是神將生命歸還給他,於是不再固執,願意向人認錯,使關係復和,這完全是福音帶來的美好果效。
只記好處忘掉傷痛
去年陳父摔倒後,身體更為虛弱,為此,陳德行接他到加國療養院靜養,一來可方便照顧,二來可令手術後的母親有休息的機會。本來散居各地的家人已計劃好,在今年6月到多倫多一家團聚,但陳父卻於5月底驟然逝世,教李母傷心自責不已。「雖然父親留給母親不少的傷痕,然而在父親過世後,她只想到丈夫的好處,並深切地懷念他!」從母親對父親的愛中,陳德行體會到神對我們的愛也是如此--祂的眼多看重我們的美善,而非我們墮落的本性,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4:8);他承認,藉著這些經歷已親嘗到神完全赦免的大愛,心中不再有苦毒,不再有怨恨。
寶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