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嫻與失明父母一路瞳行

《一路瞳行》(Sunshine of my life)是朱鳳嫻(Judy Chu)自編自導的真人真事電影,故事取材自Judy成長的經歷—一對失明的父母誕下視力健全的女兒,及至女兒長大後,深覺只是父母的「盲公竹」(盲人杖),對家人又愛又恨;然而,她終於明白,不一定要有完美的家,憑著愛與信念,一路同行,咒詛也能變成祝福。
Judy希望透過主角的經歷,讓觀眾產生共鳴,接受人生的種種不完美,仍能保持希望。「我以視障人士的家庭作為切入點,希望觀眾(無論父母或子女)在戲裡面找到感動位,因為每個人的人生或家庭都會遇到困難,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身邊有人同行。」Judy期盼觀眾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能回家抱一抱自己的父母,或向記掛的人表達愛。


Judy在寫劇本時,多次想過放棄。「女兒的角色(自己)比較容易寫,媽媽的角色寫來寫去都寫不好,但當我衝破框框,願意跟媽媽傾談,從而在她口中得知很多難忘、辛酸的生活片段。例如電影中的一個情節:我學行時,媽媽在客廳煮粥,我一手把電線扯下,整煲粥瀉倒遍地,媽媽跣(滑)下時,一手摸到熱燙燙的白粥……」
終於有電影公司看過劇本後,深受感動,表示故事有意思,值得開拍。只是在拍攝時正值疫情的第二波,除須遵守限聚令外,大家都要「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製片說,寄了六十多封信出去,想借學校場地拍攝,卻是音訊全無;最後Judy唯有向自己的母校求助,找當年的班主任幫忙,結果得到他們的支持,拍攝場地問題總算解決了。


Judy對首部電影便能與影后惠英紅合作,心中充滿感恩。她說:「記得紅姐曾在一次訪問中提及,自己希望挑戰演繹視障人士的角色。我聽後一直記在心中,直到劇本初稿預備好之後,便交給她過目;看過後她約我見面,表示劇本感動了她,而當她得知這是改編自我自己的經歷後,更著我寫到自己滿意再聯絡她,她樂意接受角色並參與演出。」紅姐的一番話,給Judy很大鼓勵。

直到開始寫《一路瞳行》的劇本時,Judy才逐漸尋回上帝,但真正跟天父復和,正是爸爸患癌的一刻。當時不但感受到人的有限,而且從媽媽身上看到,她那時展現出來過人的堅毅和信心。Judy承認:「當時我的心情極差,情緒很不穩定,有很大的無力感,不曉得怎樣處理,但見到媽媽如此有信心,並帶領著我們一家一起祈禱,還不時送我金句,讓我得著安慰。」在爸爸治療的過程中,Judy看到神的保守和看顧,更感謝媽媽不離不棄為她禱告。
爸媽的信撼動了Judy的心,她經歷到上帝的信實。雖然知道人生不是天色常藍,但在困難之中若知道誰可依靠,那麼我們的擔子就輕省得多了。Judy 感恩地說:「沒想過自己的經歷,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鼓勵和力量!」
陳泳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