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尼外交新佈局多極世界中的戰略調整
卡尼外交新佈局多極世界中的戰略調整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十一月
	
		
		
			
				
卡尼外交新佈局多極世界中的戰略調整 
 
 
				 
				
卡尼外交新佈局多極世界中的戰略調整 
 
 
				 
		 
	 
自就任加拿大總理以來,卡尼(Mark Carney)迅速展現其在國際舞台上的戰略意圖。過往他曾任加拿大中央銀行與英倫銀行行長,深刻理解全球金融體系,使他在外交政策上顯得既務實又帶有長遠視野。短短數月,卡尼政府已在聯合國、與英國的雙邊關係、與中國、印度的關係,以及北約防務和美加經貿議題上,都展開密集動作,顯示加拿大正尋求在多極世界秩序中,確立更具影響力的角色。
推動多邊議題
卡尼出席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不僅展現對多邊主義堅定的承諾,更將外交焦點鎖定在安全、能源與人道援助三大核心領域。在會議邊陲,他會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深入討論加沙停火、烏克蘭戰爭及海地危機。加拿大在其中的積極參與,凸顯其欲以「建設性中等強國」(constructive middle power)自居的姿態。卡尼在大會期間宣佈加拿大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這是歷屆政府未曾跨出的重大的一步。雖然加拿大長期支持「兩國方案」,但此前始終未正式承認巴勒斯坦,此舉既回應了國際上廣泛的呼聲,也象徵加拿大在中東和平議程中願意扮演更積極的推動者;然而,這項政策也伴隨風險:一方面可能獲得全球南方與部分歐洲盟國的肯定,另一方面卻可能引發與以色列及美國部分政治勢力的磨擦。
卡尼並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共同主持會議,聚焦遭俄羅斯強制帶走的烏克蘭兒童問題,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這一舉措凸顯加拿大將烏克蘭戰爭視為全球法治與人權秩序的試金石,並透過具體的人道議題,拉近與歐洲盟友的合作。加拿大同時宣佈再撥款4,700萬元,用於西岸與加沙的人道及治理建設,使其總援助累積超過4億元。
與施紀賢互動
年中,卡尼在渥太華會晤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雙方討論中東局勢及七國集團(G7)峰會議題。會後兩人一致強調,加、英之間存在「巨大潛力」,可在貿易與安全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對卡尼而言,這不僅鞏固與傳統盟邦的關係,更藉由英國新工黨政府,探索合作的可能。卡尼在會議上承諾,將推動立法,正式承認英國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成員。這不僅有助強化英國「脫歐」後全球貿易的網絡,也使加拿大在印太地區的經貿佈局更具份量。支持英國進入CPTPP,等同於強化一條由北美延伸至歐洲與亞太的經濟通道。卡尼也於9月底訪問倫敦,並與英國及其他歐洲領導人會晤,聚焦於貿易深化與共同安全挑戰。這是卡尼將加拿大重新定位為跨大西洋合作核心的又一次機會。務實外交接觸
卡尼上任後意識到,加、中關係雖存在矛盾,但經貿互賴與區域安全仍需保持接觸。他同意與中國建立「常態化溝通管道」,並推動恢復召開中加經濟與貿易委員會(JETC)。卡尼與中國總理李強强還特別提出農產品(如油菜籽與海鮮)的貿易問題,反映卡尼務實的態度。此外,自2023年起,加、印關係陷入低谷,卡尼上任後,明確將修復與印度關係列為「基石」(foundational)任務。他宣佈恢復部分被撤回的外交官,並著手任命新的高級專員。這一舉動旨在為加印經貿、科技與教育交流恢復正常化鋪路。新平衡與承諾
美國近期對汽車及部分工業產品加徵關稅,加拿大立即召集省長會議,商討統一應對措施。卡尼政府的反應顯示,他意識到必須在國內建立共識,以應對美國的經貿壓力。卡尼亦提出與美國建立新的經濟與安全架構,以應對當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的挑戰。這一構想尚待具體化,但若能落實,將可能重塑美加在北美,以至於印太地區的戰略定位。另外,卡尼已經承諾將於2025年達成北約國防支出佔GDP 2%的目標。這對於長期在防務投資上遭盟友批評的加拿大而言,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突破。同時,加拿大宣佈購買澳洲「超視距雷達」,並加強北極軍事存在,這些舉措顯示卡尼不僅兌現在財政上的承諾,更在戰略上回應俄羅斯在北極的日益活躍。
龐大財政資源
卡尼自出任總理以來,以其獨特的國際金融背景和務實作風,在短時間內展開一系列的外交新佈局,都顯示他欲將加拿大重新定位為「積極、可信且具建設性」的中等強國。然而,承諾增加國防支出、強化北極存在、加大對外援助,均需要龐大的財政和資源。卡尼政府能否在國內獲得足夠的政治支持,避免因財政負擔而影響政策執行,是未來的關鍵挑戰。這些舉措能否轉化為長期的國際影響力,仍取決於多個因素:加拿大是否能在大國競爭中維持靈活平衡;國內是否能承擔龐大的外交與軍事支出;卡尼本人能否在多邊平台上持續發揮協調力。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局勢愈加動盪之際,加拿大正透過卡尼的外交新路徑,嘗試擴大對國際的影響力,並在多極世界秩序中爭取更具份量的位置。
 亮真(多倫多)
 亮真(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