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一生的反思

美國蘋果公司創辦人之一、喬布斯10月5日病逝,終年56歲。他是矽谷創業者的縮影,在他的主理下,蘋果公司成為了科技時代的主宰,所開發的產品最先是Macintosh電腦,隨後是iPod音樂播放機,以及iPhone手機,最新則是iPad平板電腦。過去一個月,有關他的報道極多,其中有些關於他的事跡及見解,筆者想與各位分享。
學懂如何謙卑自己
1976年,留著長髮的喬布斯從大學一年級輟學,在養父母車庫與友人創建了一家電腦公司--蘋果電腦。他當時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技術培訓,也不曾有過任何真正的從商經歷。他所擁有的,是對科技的優雅特性的欣賞,以及頭腦中一種與眾不同的觀念:電腦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工具。
憑着喬布斯及他朋友的毅力,終把蘋果電腦推向高峰,並且於1980年公開上市;3年後, Macintosh電腦面世。據稱,Mac電腦的面世也顯示出喬布斯當時的另一面--不可理喻地獨斷專行。他可以在同一句話裡,讓下屬感到欣喜或害怕或又喜又怕。曾為喬布斯工作過的人,將他的說服力稱作「現實扭曲力場」。筆者相信,這與他年紀輕輕擁有顯赫的成就有關,因為財富來得太快太多,以致喬布斯沒有學懂如何謙卑自己。
跟着,看到另一個從雲端墮下的喬布斯。在推出Mac後不久,喬布斯與蘋果董事會的關係惡化。Mac在1984年假日購物季節的銷售情況不佳,蘋果董事會最後把喬布斯趕出公司,那年,他剛好30歲。直到1999年,喬布斯重新回到了他親手參與創立的蘋果公司,就此開始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三幕。
當時的蘋果公司已經岌岌可危,因為Mac電腦增長放緩,令該公司財政緊絀,面臨破產。但喬布斯卻點燃了蘋果創新和成長的燎原之火,成就了可能是商業歷史上最偉大的東山再起傳奇。這也是筆者最欣賞喬布斯的地方,因為他從以往的挫敗汲取教訓,與以往的驕縱不同。今次他重新主持蘋果公司,仍然是以創新產品為主,但卻學懂了如何與下屬相處,如何推動有才華的同事去發展新產品,變成一個更優秀的領袖。原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往往可以從這些挫敗中,學習到最寶貴的一課。
離世後一切都成過去
喬布斯對生死的看法,也是筆者想探討的重點。他在2006年出席史丹福大學頒授榮譽學位時的致辭中,提及死亡的問題。他當時說,7歲時讀到一則格言,內容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他影響深遠。他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甚麼?」也是他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處理問題。他認為,既然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最後他選擇以自己的心意而活。
作為基督徒,我們也問同樣的一句話,但是答案截然不同,便是如何活得更有意義,以致能在這世上做個「榮神益人」的人。雖然喬布斯為世人留下了很多優秀的產品,但是隨著他的離世,名利和讚賞......一切都已成為過去,令人感到唏噓。今日,我們看到很多人記念喬布斯,而且他一手倡導的iPod、iPhone手機,以及iPad等產品仍然風行一時,但是10年後又如何呢?如果另一個創意十足的天才興起,推動的新產品取代了上述產品,又有多少人記著喬布斯?可見,地上和地上的一切,包括名利,甚至生命終會過去。「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馬太福音16:26),所以,人當追求令生命意義變得更豐盛的事--永恆國度的事。喬布斯對畢業生的勉詞「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其實,也該是我們在追求更豐盛永恆生命時,應有的態度。 陳華雄(加拿大溫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