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文豪魯益師(C S. Lewis)筆下的《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描述主角穿過衣櫥進入另一個世界。這部作品早已膾灸人口,不但被翻譯成多國文字,還被拍成電影,更深深地影響著後來的童話故事作家。
魯益師也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他以三重第一榮譽(古典文學、英國文學、哲學)畢業於牛津大學,之後留校任教;後來轉到劍橋大學,最終成為「中古、文藝復興文學學系」講座教授,他的學術著作,至今仍備受推崇。魯益師更是基督教的護教學者,他喜歡用一般民眾能明白的方式來講述基督信仰,那本以大小魔鬼的書信往來,來表達基督徒生活真義的《魔鬼家書》(The Screwtape Letters),正是很好的例子。當然,他也有探討生命中重要課題的作品,如《痛苦的奧秘》(The Problem of Pain)、《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卿卿如晤》(A Grief Observed)等。
因母親病逝遷怒於神
1898年,魯益師生於北愛爾蘭一個基督教小康之家。父母都喜愛閱讀,家中到處都堆放著書本,魯益師受環境薰陶,加上天賦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早就建立了廣泛閱讀的習慣和天馬行空的創意。9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魯益師懇切的禱告得不到預期效果,他開始懷疑神的存在,甚至遷怒於神。後來魯益師被送往一位著名的老師 William Kirkpatrick那裡,接受嚴緊的私人教導;魯益師很是享受要求極高,為他度身訂造的學習。從15到17歲,魯益師在以理性主義為基礎的訓練下,建立了辯論、研究、寫作的邏輯理性思維,無神論的物質主義思想,不知不覺間成為他的世界觀。魯益師以優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適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學的「新鮮人」搖身成為戰壕中的軍官。魯益師與戰友 Paddie Moore 互立盟誓,若對方不幸戰死沙場,自己會一生照顧其家人。Moore 真的在戰場殉國,魯益師不久因傷退役,重返牛津,畢業後馬上受聘於牛津,他就遵守諾言,一直照顧Moore 的媽媽和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