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童年:大被蓋頭


許多人都羨慕汕頭海關優美的環境,內有自己的學校給關員和職員的子女就讀。除校舍外,更有寬大的校園和各種設備供學童遊戲、活動。
老實說,除了幾個老師的名字和我學了注音符號外,其他究竟學了些甚麼就不得而知了!
放學後是我「學校生活」的開始。校園裡和海關區內數不盡的園子和角落都令我流連忘返。那些日子阿Dee和我經常結伴到處留下足跡,直至太陽西下才返回家中。爹媽十分放心,小童若走出大範圍,警崗會立即知道。
我們家有很大的一廳一房。爹媽和三個小羊分睡房內兩張大床,有一段時間我獨睡客廳的一張小床。我們都按老媽規定晚上九時睡覺。
我躺在床上,想起次日要交的功課完全未做,怎辦?有了,翻身,大被蓋頭,開了電筒,埋頭苦幹。用鉛筆寫的作業比較簡單,但用毛筆寫大字就困難了;要準備墨盒(必須肯定裡面的棉絲吸滿墨汁),毛筆需要直拿,光線不充足,要瞇起眼睛才可以書寫。被內的空間有限,稍為一動,黑墨會洒滿全床。如果聽見腳步聲的話就更緊張!我的弱視,一半是先天,一半是這種「夜勤」生活及躺著閱讀的習慣熬出來的!
這種「偷偷摸摸」的生活,造成了我一生人不能正確地使用毛筆,更遑論有興趣學習書法啦!不過近年聽張艾嘉唱羅大佑作的《童年》甚有同感,歌詞提及睡覺前才想起一半的功課未做,使我這段差不多已遺忘的童年往事湧上心頭! 詹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