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長路


記得年少時常與家姐們徒步上學,從紅磡走到何文田。路雖不遠,但也得沿著山谷道越過小山崗,下課回家亦是如此,每天往返勞累;又記得大學時期一次「創舉」,就是從獅子山腳下的校園走路回家,其實不過是行了十多公里來到油麻地,就足以令我經常掏出來跟同學自豪一番。
更令我時至今日仍津津樂道的,當然是少年時期參加香港公益金百萬行,一走就是二十二英里的「威水史」。人能夠不怕艱辛走過漫漫長路,是耐力、毅力和信心的明證。這方面恐怕沒有比以下這個人更令人敬佩。
當年滿地可的一位中年男士Jean Beliveau離開家門,一走就是十一年,徒步走遍全球六十四個國家,全程七萬五千公里,最近回家了!在一片歡呼喝彩聲中與太太及母親重聚,更首次見到五歲大的孫女,樂聚天倫。這位完成創舉的Jean也回望了一些特別艱難的經歷,包括在非洲吃昆蟲,在南美洲近沙漠近距離遇到美洲獅;當然也有細數路上美好經驗,包括先後得到約一千六百個家庭短暫接待,也在漫漫長路中學懂欣賞生命中的一些細小事情。
他的經歷也許可以告訴我們,世間路總有兇險和考驗,在克服考驗後人生就更有生命力。所謂「生命力」又有何終極意義呢?原來這次壯舉是源於他當年正陷入中年危機,因而要努力重尋生命意義。此舉的主要目的,是要向世界講一個簡單信息--和平,也是反映出他看見人間充滿矛盾和鬥爭,願意為和平付代價,走上一條看似不可能的漫漫長路。
人生長路亦如此,一生奮鬥若沒有終極意義,恐怕是白走一趟。如果勝過生命中一切考驗只叫我們自豪,那又有何益處?所以,造物主在我們人生路上總放上不同考驗,為的是作鍛煉耐力和毅力的漫長考驗;要我們記住人的本質,要敬畏造我們的主,才能活出生命真正意義,就是進到仁愛和公義的永恆國度。 周浩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