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刷卡消費陷阱

打開錢包看看,你究竟一共擁有多少張信用卡?肯定不少於4張。這些信用卡,或來自本國五大銀行,或來自某些大公司,甚或一些不知名的機構;招徠手法五花八門,附加的好處亦令人眼花撩亂-入油優惠,儲積分,現金回贈......究竟這張只有85.60x53.98毫米大小的塑料卡,在我們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了甚麼角色。
一卡在手 隨意消費

的確,信用卡給現代人帶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一卡在手,隨時隨刻都可以在國內外購物,支付任何費用,甚至可以提取現金;即使銀行戶口分文不剩,還是可以消費高達萬元,應急之時,不需任何手續,即時提取......信用卡的另一個好處,是積累個人公眾信用紀錄,這在行駛誠信的加國,尤為重要。很多大公司聘請員工,信用度是其中一個衡量標準;銀行借貸,也一定要審查申請者的信用度......這就是信用卡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然而,信用卡是一把兩刃的利劍。使用恰當,能為個人及家庭帶來很多便利和好處;用得不當,很容易成為引人入「虎口」的利器。它最易導人「失足」之處,乃在於持卡者要到賬單在手時,才知道自己實際用了多少錢。不少人習慣交替使用多張信用卡,萬一自律不足,就很難控制消費金額;而那些「以卡填卡數」一族,所欠金額只會越滾越大,到最後無法償還,就要面對債務重組、申請破產的後果。
借錢容易 利率最高
若以階梯來排列,在現行的幾種借貸方式中,信用卡無疑處於最上面的一層。排位「最高」的原因是,申請過程最簡單、借錢最容易、使用過程最便利。在種種好處之下,民眾很容易忽略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信用卡的利率是所有借貸中「最高」的。根據信用調查評級機構TransUnion的一項分析報告指出,加人喜歡使用信用卡,多年來負債額度持續上升。不過,TransUnion今年的分析報告卻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的加國民眾總體債務比上一季度上升了2.2%,但信用卡借貸卻下降近3%。國內消費者如不將房屋貸款計算入內,今年第二季度的個人平均負債額度,首次有所減少,這是在連續26個季度增加後的第一個跌數。上述數據顯示加人在使用信用卡的態度上漸趨謹慎,另一可能是國民對不明朗的經濟前景擔憂,更恐怕隨時失去工作,所以不敢胡亂花費。
以信貸額 清除卡數
信貸額Lines of Credit (LOC)是由信用卡衍生而來的另一種借貸方式,專門提供給信用良好人士,其利率比信用卡低很多。市場專家認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銀行「寵壞」了一班高收入或信用額良好的人士,致令信用卡欠債不斷累積。時下金融動盪,消費者提高警惕,有意識減少信用卡欠債,並企圖以低利率的信貸額來清除高利率的卡數。
報告又指出,今年信貸額人均負債上升。除房屋按揭外,信貸額是加拿大人借貸中佔數最大的(佔未償債務的42%),而安省和亞省居民的信貸額借貸比例最大,佔所有信貸額借貸的57%。同時,在信用卡債務清償規律方面,卡債拖欠90天以上的所謂「不良信用卡」比例,和去年同期比較也上升了近11%。
每年1、2月份是債務重組的高峰期,明顯是過度消費的後遺症。聖誕節將至,很多人或會展開瘋狂的購物行動,希望大家量入為出,千萬不要成為「信用卡奴」。 周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