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你要到哪裡?


陳劉文儀
(編按:傳揚話劇團即將上演福音話劇《下一站》,以下是傳揚話劇團導演陳劉文儀及主要演員的真情分享。)
蘊含人生深層省思
很多年前,美國有一個家庭,放下原本安穩的生活,賣掉房子,買下一輛車,夫妻帶著兒女,一家四口踏上「環美」旅程,巡迴演出一齣名為《Of Six Who Died》的話劇,傳講救恩的信息,將生命的盼望帶給人。
大約四十年前,他們到香港演出。那時香港福音劇團的同工,被該劇深深吸引——不單因為劇本獨特,更因它蘊含人生深層的省思與警醒。於是,劇團洽購了翻譯成中文的版權,並正式命名為《六個死了的人》(多年後改名為《下一站》)。當年,陳紫年(大家暱稱他「阿叔」)擔任導演,而我,僅是個當跑腿的「大打雜」,跟在丈夫身後邊學邊做。
推我上台演吳安樂
九十年代,我們移民加拿大。雖說是「退休」,其實我倆仍投身服事——三十年來,憑著話劇事工傳揚福音,直至阿叔安息主懷,我們的舞台才告暫停。喪偶之痛,讓我跌入孤單與沉寂之中,正是號角的李鴻韜夫婦伸出援手,將我從低谷中拉回來,加上昔日話劇團戰友的支持,鼓勵我繼續承傳阿叔的遺志,成立「傳揚話劇團」,大家再次一起站上舞台,為福音而演。我也拾起久違的筆,開始編寫劇本,並肩負起導演的責任,先後成功演出杏林子的《囚》,以及我自己編寫的《千千結》。
今年初,籌備新劇時,我竟在抽屜中,發現了當年《六個死了的人》的手抄劇本。翻開每一頁,往事如潮水湧上心頭。記得當年在香港,阿叔為這齣戲選角時,因劇團缺乏年長的演員,他居然把平時只負責文字工作的我「推」上舞台,讓我飾演「吳安樂」,一個人生灰暗、無病呻吟的角色。那次,我硬著頭皮,放下自己,憑著神的恩典和力量,全力以赴。結果,無論舉手投足、情感拿捏,都贏得出乎意料的好評。
重投話劇參與排練
記憶裡,最難忘的一次演出,是在新加坡和吉隆坡——那年暑假,我們走進監獄,為囚犯演出《六個死了的人》。當時,我站在台上,望著台下一群穿著囚衣的男犯人,四周是荷槍實彈的獄卒,我在心裡輕聲向神禱告:「主啊!求你幫助我們,用這齣戲觸動這些人的心。縱然在世人眼中,他們是罪犯,但世人違背神的律法,何嘗不是罪人?」那一場演出,我感到聖靈親自作工,感動的氣氛,至今仍在我心中迴盪。
坦白說,過去幾個月,我因呼吸不暢順,多次進出醫院,直到最近仍在療養院休養。但感謝神仍存留我的性命,更喜獲醫生的認許,宣佈我已可以如常生活,甚至重投話劇,參與排練。既然如此,就讓我和整個團隊為《下一站》的四場演出積極備戰,為觀眾呈獻一齣好戲,為神結出更多福音果子。人生的下一站你會到哪裡去呢?我已有了肯定的答案,希望你也在劇中有所醒悟。
我願以餘生,獻給福音話劇,榮神益人——此志,無憾、無悔。

黃仲良
飾演李大富.
這一次扮演名利雙收富商的角色,使我再一次反思甚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名譽?是財富?是責任?還是權力?到底我們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是否為自己預備面對死亡?死後我們會去到哪處?希望藉著這個角色,能帶給觀眾一點反思——當你名利雙收時,不要忘記為「下一站」作準備。

王甜芬
飾演吳安樂
吳安樂之所以無法「安樂」,正是因為她不肯放下「自憐的我」,若她願意接受神的救恩,就能得著真正的平安和喜樂。

蘇達生
飾演雷占美
雷占美表面輕佻,實則極度自卑,他以開快車來掩飾內心的空虛與不安,揣摩這個角色的同時,我不禁問自己:我又用甚麼來掩飾自己的自卑呢?
「自卑」,往往源於對自我身份與價值的否定。若你還在尋找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我誠邀你去認識那位造物主,當你明白祂創造你、愛你的原意與計劃時,或許就能找到屬於你的答案。

Phoebe
飾演張美美
過去一年,我查考《聖經·啟示錄》,並研讀多本關於神國的書籍,加上在話劇排練中的掙扎與禱告,我提醒自己:需要裝備,不能把恩典視為理所當然。願我每天都持守所信的,好好預備迎見神。

黃麗明
飾演蕭太
演繹蕭太,我慢慢體會她外表與內心的落差——表面虔誠,實則心懷鬼胎,自以為可以靠行為和手段進入天堂,終究事與願違。劇中的六個角色,代表著現實生活中六種人生態度,若你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許那正是神給你一個選擇真正福分的機會。

陳佩群
飾演梁小姐
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