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省市政選舉 必須積極投票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十月
華人社區政治冷感
阿省將於10月20日舉行四年一度的市政選舉,各大小城鎮將選出市長及市議員。雖然市政選舉的關注度不及省選或聯邦大選,但其結果卻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從公共交通、社會治安、可負擔房屋,以至唐人街未來的發展,皆由市政層面直接決定。上屆阿省市政選舉投票率平均僅有56%。不少評論認為,投票冷漠 (voters’apathy)依然普遍存在,而華人社區更常被貼上「政治冷感」的標籤。究竟為何如此?
雖然華人社區在卡加里、愛民頓等城市已有逾百年歷史,但在市政選舉中的投票率始終偏低;研究及觀察指出,原因主要包括:政治文化差異、資訊不足、認知有限,以及候選人代表性不足。
許多第一代移民,來自政治參與受限或選舉制度不健全的國家,自然對選舉不習慣與缺乏信任;對他們而言,首要任務是安居樂業,無暇涉足政治,因此容易陷入「無知」的狀態。再加上市政選舉資訊大多以英文為主,缺乏中文翻譯,令部分長者或語言能力有限的居民感到被排除在外。
誤以為市選不重要
在這樣認知不足下,不少居民誤以為「市政選舉不重要」,忽略了公共交通建設、房屋政策、唐人街發展等實際議題,其實皆由市長與市議會拍板決定。此外,華裔候選人數目長期有限,令部分居民覺得「選誰都一樣」,進一步削弱投票意願。然而,這種冷漠並非無法扭轉。近年已有社區透過舉辦華語選舉論壇或社區諮詢會,邀請候選人走入唐人街,以及社區中心與居民直接交流;族裔媒體亦加強報道,讓更多居民掌握市政議題。與此同時,第二代移民已逐漸成長,他們經濟的基礎更穩定,對公共政策敏感度更高,也更願意參與社會事務。
一旦社區能打破投票冷漠的惰性,未來在市政發展中便能爭取更多話語權。
治安隱憂 毒品猖獗
今屆阿省大選的核心議題之一,是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卡加里的Green Line 輕鐵及愛民頓的 Valley Line 輕鐵;兩大工程投資龐大、爭議不斷,令市民怨聲載道。另一大焦點是公共安全。毒品氾濫、無家可歸者的問題及幫派活動,使社區面臨嚴峻挑戰。以愛民頓唐人街為例,雖然名義上屬於市政府Quarters再生計劃的一部分,但缺乏具體資源支持,導致治安與發展持續惡化,帳篷營地與毒品問題更屢見不鮮。雖然市府去年撥款近百萬加元設立「活力基金」(Vibrancy Fund),卻未見顯著成效。卡加里唐人街同樣面對治安隱憂。當年市政府計劃在 Drop-In Centre 附近設立安全注射站,引起華社強烈反彈。即便 Sheldon Chumir 醫院的安全注射站後來被迫關閉,社區仍憂心無家可歸者和癮君子的去向。這些事件提醒我們:唯有積極參與選舉,提出建設性方案,才能避免被動承受後果。
華人參政人數偏少
然而,今屆華裔參選人數依舊偏少─愛民頓僅3人,卡加里也只有4人,使唐人街與社區議題缺乏有力「代言人」,這正是華人政治參與所面對的嚴峻現實。當前國際局勢動蕩、加拿大移民政策快速變動,市政府正處於解決移民安置、住房、通脹及公共安全問題的前線。2025年阿省市政選舉,將是檢視城市能否真正反映多元社區需求的重要時刻。對華人而言,打破冷漠、積極投票,不僅是守護唐人街,更是為下一代爭取一個更宜居城市的關鍵。
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