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版 (加東) |
電子版 (加西)
摸不著頭腦的日子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八月
難拒阿拉斯加郵輪
8月是溫哥華的郵輪季節。儘管美加關係持續緊張,即使是愛國的加拿大人,也難以對阿拉斯加郵輪說説「不」。抵制美國經濟或許容易,但若説要放棄阿拉斯加之旅著實困難。正如各省曾齊聲説抵制美國酒類產品,然而不久後,阿伯達省便率先重新上架。作為聯邦制國家,加拿大並非一體成形,各省自有盤算,往往以本省利益為優先。總理雷聲大雨點小
卡尼總理上任時口口聲聲推動「國家建設計劃」,阿省提出的「能源走廊」構想,還未踏進卑詩邊界,就被省長尹大衛封殺。聯邦所謂的「撤除省際貿易壁壘」,原訂7月1日實施,以促進國內自由貿易,但至今仍未成真。6月底,特朗普以加拿大擬徵「數碼服務稅」(Digital Services Tax)為由,宣佈中止與加國的貿易談判。僅兩日後,卡尼便主動撤回該稅項,聲稱為爭取談判空間,此舉遭前外交部長麥凱(Peter MacKay)痛批,也被反對黨領袖博勵治抨擊;更令加拿大顏面無光的,是白宮發言人公開譏諷卡尼「向美國總統低頭」(caved in)。唉!加拿大的元首,怎會如此缺乏骨氣?卑詩造輪送靠國外
卑詩渡輪公司(BC Ferries)於6月底宣佈,與一家總部設於香港的中國國企簽約,建造四艘新渡輪。這不僅是該公司歷來最昂貴的造船合約,更是首次將工程全數交由亞洲船廠承建。消息一出,即引起卑詩省內建造業工會強烈抗議,質疑政府為何將就業機會拱手送往海外,特別是在加美關稅戰升溫、鼓吹「買加拿大貨」之聲甚囂塵上之際。聯邦運輸部長方慧蘭批評,卑詩渡輪公司未能維護本國利益;對此,公司回應稱,加拿大本土無船廠參與投標。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聯邦基建銀行還提供了10億元貸款,資助這筆由海外承包的造船項目。盼博勵治重返國會
卡尼早前宣佈,阿省 Battle River — Crowfoot選區將於8月18日舉行補選。眾所周知,自4月聯邦大選中失去渥太華議席後,反對黨領袖博勵治便積極尋求機會重返國會。此次當地議員Damien Kurek主動辭職讓位,為博勵治鋪平回歸之路。由於博勵治在卡加里長大,對阿省政情熟悉,外界寄望他能順利當選,以反對黨領袖身份在國會中制衡卡尼政府,發揮問責功能,讓聯邦政治回歸正軌。
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