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九月

我自幼家境清貧,但卻懂得將勤補拙,在小學階段,感謝神把許多恩師如雲彩圍繞著我,其中有數位給我特別深刻的印象,願與大家分享。
溫文爾雅的一年級班主任
關益智老師,腳踏高跟鞋,穿著稱身的旗袍,襟頭插著繡花手絹,她的溫文爾雅早就成了我的人生典範。最記得放年假之前,她把一包軟綿綿的東西放進我的書包,吩咐我回家才可打開;原來這是一幅紫色金花籃的織錦料子,供我造棉襖過新年之用,令我受寵若驚。後來,她多次帶我到她的住所,跟她的兒女玩耍。有一次更帶我到她丈夫在沙田經營的「楓林小館」晚膳;如此豐富的節目,真叫我喜出望外。
青春活潑的二年級班主任
胡慧英老師是一位剛從師範學院畢業的年青老師。小息時,她分給我一個雞尾包作小食;星期六放學後,帶我到百老匯戲院看電影,之後更帶我到新填田地街的寓所,介紹我認識她的媽媽和兄弟姊妹,吃過晚飯後才送我回家。後來胡老師轉到官校任教,我一直都有跟她保持聯絡,她甚至出席我的結婚典禮。
樂理啟蒙的音樂老師
高純愛老師教聖經科,也教音樂。我最喜歡她教我們唱《普天頌讚》的傳統聖詩,當時我們全班沒有一人學彈琴,但高老師竟在每一節音樂課啟發我們對樂理的認識,如數拍子,從最後一個#(Sharp升高半音)或♭b(Flat降低半音)找到是哪一個調子。許多同學對著這些「香雞」篤「豆豉」,已經眉頭皺,裹足不前,但對我而言,竟是樂趣無窮。憑著這些樂理知識,我竟能讀樂譜,自己學唱新歌,拿著一個玩具鋼琴,單手彈著曲調自娛,更鼓勵我後來報考六級樂理。出色的英文老師
Mrs. Yang 是我們小學五、六年級的英語老師,她年過五十,個子高大,樣子有點像混血兒。我真佩服她在那個年代,已曉得教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英語為第二語言)的竅門。她一開始便聲明,上英語課全用英語,一句廣東話都不講,無論是靠繪圖、做手勢,怎樣費時費力,竭盡所能都訓練我們英語的聽力,領會當中意思,不倚賴中文翻譯。後來我們升到英文中學,才領悟 Mrs. Yang 的教法正確,感謝她的堅持,奠定了我們學習英語的基礎。教導栽培恩重如山
「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幾位七十年前的老師,她們悉心的教導,愛心的栽培,對我恩重如山,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
劉龔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