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人樹•溪邊樹
沒有名字的溪旁樹
今期介紹的這種樹,《聖經》沒有說它的名字,這棵樹出現在《聖經•詩篇》第1篇2至3節。「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這裡提到的這棵樹(比喻義人)是很有福的。義人,就是「神稱他為義」的人,這人是公義的、正直的、思想行為有一個很崇高的準則,或像世俗所說的「好人」,在神眼中的「好人」就是義人,而且是個蒙福的人。《詩篇》的第一個字是「福」字,有些《聖經》翻譯為「福哉詩人」,也就是說這些人(義人)是有福的。他們遵守著一個「三不」的原則:1.不從惡人的計謀;2.不站罪人的道路;3.不坐褻慢人的座位。這義人好像種在溪邊的樹(《聖經》沒有說它的名字),姑且稱之為「溪邊樹」;在溪邊就不怕天氣乾旱,不怕沒有新鮮、流動的水供應。這些像溪邊樹的義人,除謹守「三不」的原則外,對神的律例典章(神的話語),有一顆渴慕、珍惜、愛慕的心,不單聽神的話,還認真地思想和追求。
有福義人生命豐盛
《詩篇》第一篇談及的這種樹,我稱它為「義人樹」或「溪邊樹」。他們的外表、言語行為、心思意念,跟不敬畏神的惡人截然不同,因為他們晝夜思想律法、愛慕神的話語,所以這些人很有福;由於有神的話語在他們生命當中,效用很大,不但得到潔淨和引導,也讓神的話語在他們的生命中活出來。《詩篇》又說到兩類人—義人和惡人,將來都要接受審判。當審判的日子到來,惡人必站立不住,好像糠秕一樣被風吹散,意思是他們不被神記念;但奉行「三不」原則及愛慕神話語的義人,就好像溪水旁的樹,茁壯成長,生命豐盛,將來面對審判,也站立得住,更被神稱讚。
晝夜思想神的話語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想做「好人」,可是卻做不到。保羅曾經嘆息說:「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他想行善,只是沒法行出來,因為沒有力量幫助他。相信很多信耶穌的人都可以作見證—未信耶穌之前,有很多不想做的事情,也很想戒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卻沒有力量;但信了主之後,生命裡頭有力量,可以幫助他們勝過那些壞習慣、不好的行為,關鍵在於他們有沒有神的話在心裡。因為神的話,就是人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可以引導他們、光照他們;有了神的話,就會恨惡罪惡,雖然有些時候還是會軟弱跌倒,不過最終可以再起來。神用栽種在溪邊的樹來形容你生命的活力,祂會以新鮮、清流的溪水,源源不絕供應你,無論天氣多酷熱、乾旱,葉子都不會枯乾,因為有溪水—神的幫助、神的話語、聖靈的光照來幫助你。求神幫助我們做一棵「義人樹」、「溪邊樹」,晝夜思想祂的話語,幫助我們有力量面對今天變幻的世界。
馬英傑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