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相剋


食物相剋的說法,在民間流傳已久,最有名的莫過於「狗肉不能與綠豆同吃,否則會脹破肚。」先父年輕時曾在馬鞍山與友人偷食狗肉,途中又買碗綠豆沙喫,當時他才驚覺觸犯禁忌,以為性命不保,竟坐在路邊等死,結果一小時後安然無恙回家。他後來笑說,可能因為先走了一段路才吃綠豆沙,得以「倖免」,這段趣聞足見傳說往往比事實誇張。
另一個版本是「豆腐不可與蜜糖同吃」。我的小學英文老師偏不相信,他先把豆腐加蜜糖餵狗,看見狗隻毛髮無損,也沒有中毒後,自己也試吃,結果不僅沒事,還精神奕奕。由此可見,許多「相剋」傳說其實沒有科學根據。
一、病中禁忌
感冒發燒時,應避免生冷、煎炸及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老師曾提醒:「男人最忌食滯(消化不良)感冒,女人最忌經期感冒。」意思是感冒若夾雜飲食不當或在婦女行經期間,病情更易惡化。這也是為何發燒時,常建議少吃飯,多喝粥或米粉。
至於感冒咳嗽患者,長輩勸戒少喝豬骨湯或肥膩湯水,因「塞肺眼」會令咳嗽纏綿,其實正因肥膩食物妨礙消化,使痰濕不易清除;部分水果也會加重咳嗽,如橙、柑、芒果、菠蘿等,甚至有人主張「凡有毛的水果皆忌」,雖未必完全準確,但仍值得留意。
皮膚病或容易過敏的人,則最好避免蝦、蟹、竹筍、燒鵝、南瓜等「發物」。若有外傷或發炎,更應暫停牛肉、蝦、蟹及無鱗魚,甚至連雞蛋也宜少吃,以免延緩癒合。
二、妊娠禁忌
華人社會向來對孕婦的飲食較多忌諱,諸如「不能吃這、不能碰那」,理由多半是「動胎氣」、「易流產」。雖然其中不少過於誇張,但適度節制仍有其道理,孕婦應避免過寒或過熱性食物,也不宜過度進補,才能維持身體平衡。
三、服藥禁忌
服中藥時,飲食尤須謹慎。最常見的是「人參忌蘿蔔」。因為人參大補元氣,而蘿蔔有破氣之效,兩者相抵,等於前功盡廢。許多人在茶餐廳點套餐,習慣將青紅蘿蔔煲豬骨湯喝光,其實,青紅蘿葡湯多飲亦會令人破氣,久而久之出現不夠氣或容易疲倦等氣虛的症狀,這並非迷信,而是性味功效相反所致。
總結來說,食物之間是否「相剋」,多數傳聞缺乏科學依據。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情況下(如生病、懷孕、服藥)應避免某些食材,以免妨礙康復或抵消藥效;與其盲目相信坊間流言,不如理解其中的醫理,才是正確的健康之道。 馮新偉(中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