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丁子


在蒙古草原上,幾百公里幾乎都見不到一棵樹,只有在河邊會生長一些灌木,野生果樹更是只有兩三種,山丁子是之一。山丁子的果實圓圓的,帶著長長的柄,乍眼看像一個個小釘子,也因此得名。
每年五到六月之間,山丁子花開始綻放,滿眼芬芳潔白的小花簇擁成片,給綠色的草原增添一抹別樣的景致。與別的野果相比,山丁子的果子成熟得很晚,要到九月霜凍來臨的時候才會完全成熟,成為晶瑩剔透紅色的果實。這時草原上花草樹木已經開始枯黃,呈現出蕭瑟的景象,只有山丁子樹枝頭掛滿紅紅的果實,煞是好看。
山丁子不光好看,還非常好吃,不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成餡料烙成餑餑(方言「餅」的叫法)。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山丁子餑餑是小孩子們心目中的美食。每到山丁子成熟的季節,媽媽都會給我和弟弟烙山丁子餑餑;媽媽將新鮮的山丁子清洗乾淨,加上白糖和豬油,搗成果醬,然後用白麵發酵成麵團,把山丁子餡包在麵裡,幹成薄薄的餅,加油烙熟。山丁子餑餑外皮金黃酥軟,咬一口酸酸甜甜的,加在餡裡的豬油,讓山丁子餑餑更加香甜。
上帝創造天地萬物,讓地球上每一個角落都呈現豐富多彩的景象,也都有祂豐富的供應,草原上的山丁子就是小小的例證之一。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