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為

在某次結業禮中,我以三個「力」為主題,勉勵學生把握現在,展望將來。
第一個「力」是「「努力」。由於加拿大的語言環境以英語或法語為主,所以在本地出生的學生,要學習中文談何容易?感恩他們仍努力不懈,不能回校考試的,便安排補考;未能回校上課時,則請家長到校領取功課。我不禁讚賞他們,並深信他們的努力一定不會白費。
第二個「力」是「能力」。正如古語所說:「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必定有其獨特的才幹。我曾見過一位牧師,他天生沒有雙腳,只有一隻不能正常活動的小手,但他殘而不廢,經過努力,起居飲食全不假手於人。由此可見,人的能力不在於身體是否健全、家庭是否富裕、外貌是否美麗或俊俏,而在於他是否有堅定的意志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三個「力」是「潛力」。顧名思義,即潛在的能力,只要把握機會,即可發揮濳潛能。我曾教授一名非常文靜、害羞且欠缺自信的女孩。有一次挑選同學參加廣播劇比賽時,我鼓勵她擔任主角。這角色性格刁蠻、任性、耍性子,跟她本人截然不同。結果她成功演繹了這個角色,後來還在結業禮中擔任司儀呢!
每張成績表、每次課外活動,都是同學努力的成果,能力的證明及潛力的展現。希望他們把握機會、 尋求突破,即使努力之後遭遇失敗,也比從未嘗試便放棄更為可貴。 黃婉雯